中國2023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業已於今年3月中旬落幕,檢視「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全國兩會代表對相關議題反映後,外資評估北京當局發布「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即便官方力保今年度經濟成長目標為5%,尚不如2022年設定之5.5%,會有保守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主要考慮到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的基礎尚不牢固。筆者分析全國兩會後中國的總體投資環境趨勢,趨勢背景上具有政權積極鞏固、實現經濟成長目標、關注社會人口變化等三重意義。
首先,確認新一屆政府人事及國務院機構改革內容:全國兩會在政治上鞏固中國新一屆中央行政機關人事名單及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內容,人大確認新一屆中國國家主席、副主席、國家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政協則是選舉新一屆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具有自由市場思維的前總理李克強已宣告離開中共政治舞台,新接任總理的李強更為重視政府主動調控市場的過程,顯現習近平政權第三屆任期會更趨向政治集權傾向管制,且要證明在美國的國際政治競逐當中,且在混沌的國際局勢中,仍能維持中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以突破圍堵並持續追求經濟成長。
再者,確認2023年經濟成長目標、發展途徑與產業政策方向:由於COVID-19疫情減緩租稅徵收,財政赤字不斷增加,顯示政府已無力如同過去以巨額補貼來支撐企業,此也會影響未來中國經濟成長。預估市場成長速度趨緩之下,過去外人投資是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主力,未來重要性將大減。尤甚,基於企業必須承擔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大旗下,政府對於國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干預勢必加深,台商經營中國市場勢必得注意在「管制」與「分配」的政府介入之下,整體投資環境並不利於台商投入創新與研發。
第三,兩會代表關注民間消費儲蓄習慣改變,人口紅利時代宣告終結:北京當局在COVID-19疫情蔓延期間,實施了嚴格的封控等限制措施,不僅對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更改變中國民眾過往的消費習慣及生活形態,民眾更加重視預防性儲蓄,表示社會上蔓延對未來經濟前景的堪憂,也間接導致投資機會減少。此外,解封之後短期內可能會拉動消費,但長期經濟復甦並不樂觀,主要關鍵是人口紅利消失。全國兩會代表特別關注中國人口出現60年來首次負成長的現象,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期間受益於人口紅利的時代已宣告終結,如何緩解人口急速減少是中國立即面臨的難題,也將成為本次全國兩會代表亟欲重視的社會變化議題。
除了憑藉自身經濟總量主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外,北京當局正在積極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並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格、管理、標準等國際先進比較,並在市場進入、市場競爭、產業政策、智慧財產權制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改革力度,台商必須注意中國大陸專求產業升級的企圖。預料中國國內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但對從事外貿、傳產或低附加價值、技術門檻不高的台商而言,將面臨轉型升級或產線轉移的壓力,壓縮競爭力不佳的台商在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