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乃由美國強勢主導的經濟夥伴關係框架,緣起於前總統川普2017年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改由日本主導現稱「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為謀求美國在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主導地位,同時對抗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印太經濟架構(IPEF)在GDP遠超過中國主導之RCEP
伴隨最近拜登總統訪問亞洲,在日本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加入IPEF成員,包括:日本、澳洲、紐西蘭、印度、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汶萊、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上述成員國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占全球超過全球40%,業已超超過中國、東協等15國參加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印太經濟架構(UPEF)讓北京當局感到芒刺在背。
北京當局之所以認為印太經濟架構(IPEF)具有強烈地針對性,主因是IPEF涉及四大支柱:首先,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貿易領域,在美中貿易戰之後中國在貿易成長的優勢以大幅度下降;其次,印太經濟架構加強供應鏈合作,此供應鏈合作大有踢走中國的態勢;第三,印太經濟架構強調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讓中國長年主導的一帶一路(B&R)受到極大制約;最後,是關於稅收制度和反貪腐,反映出中國在此之弱項。
此外,北京當局尤其在意日本在印太經濟架構所扮演的角色,原先美國主導之印太經濟架構計劃僅包含美日印澳等四方會談(Quad)成員,但經日本遊說拜登政府可放寬條件,讓有興趣的印太地區國家,且能夠能根據選印太經濟架構四大支柱之一加入即可,參與國成員並非須全盤接受,此舉一次擴大吸引韓國、新加坡及其他東協成員加入,無疑弱化中國企圖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主導亞太地區經貿整合的願望一次落空。
日本岸田內閣希冀透過印太經濟架構(IPEF)調整日本國家發展戰略
岸田內閣希冀透過印太經濟架構(IPEF)振興日本經濟,透過四方安全對話(Quda)議題領域優先升級日本國內產業,配合美澳軍事同盟關係再強化軍事工業和健全陸海空三軍的國防軍備作為施政的目標,即便在COVID-19疫情蔓延及辦理東京夏季奧運之後,岸田內閣將全力穩定國家財政,並向美國等盟友積極爭取讓日本晉級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自民黨政權謀求印太經濟架構(IPEF)向東協集團(ASEAN)推廣「自由與繁榮之弧」倡議,岸田內閣會積極造訪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其眾閣員也多次出訪亞洲國家,和印尼及越南等國合作制定防衛計劃,並監視中國在黃海、東海、南海的軍事活動,並針對日本所屬的區域範圍加強陸海空預警管控系統。
先前四方安全對話(Quda)促使日美盟邦軍事關係再強化,並積極向美國爭取賦予日本自衛隊,未來能共同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的軍事行動與反恐任務,以及同時作為援助他國軍隊的後勤支援,並加強美日兩國之間的外交互動與軍事交流。此外,日美兩國並預定於明年簽署太空架構協定,美國優先誠意主導日本參與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me),國際輿論認為美日將加強合作以爭取太空的主導權,對抗日益升高的中國及俄羅斯的威脅。
台灣可循序漸進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
印太經濟架構(IPEF)參與成員隨美國拜登總統訪問日本而公布,台灣雖未列入IPEF第一輪成員,或許也勾勒出台灣未來幾年參與亞太、印太地區經貿整合之步驟:首先,既然已擺脫萊豬進口之談判障礙,台美之間應當盡快簽署雙邊FTA,讓台灣更能融入美國市場全球供應鏈;第二,若與美國完成雙邊FTA簽署就代表台灣距離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不遠,因為前兩項美國可以主導;第三,若完成台美FTA簽署及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第二輪成員,表示台灣更具有貿易談判上籌碼,且距離「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就不遠。
職此,筆者期許台灣朝野摒除成見且產官學研能加快腳步,趁中國受限疫情及政治風貌自亂腳步之際,盡快加入區域經貿整合,壯大台灣參與國際貿易的能見度。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