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人事的升遷公平與公開透明,…使人事甄審作業攤在陽光下,避免淪為黑箱作業,賦予有心人士恣意操弄的機會。再來,於業務執行面上,警方應定期揭露政治人物或黑道關說的明細,…而監所則應定期公布法定接見次數外,額外核准的增加接見與特別接見明細…。已故美國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昔有名言:「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唯有將這些黑暗面公開來接受「第四權」媒體與公眾的監督檢驗,才能透過輿論壓力,讓囂張跋扈的政治人物與黑道有所收斂。
台北市警局接連傳出北投分局疑似禮遇具政治背景的黑道分子,松山分局中崙派出所遭黑道闖入砸壞電腦等負面醜聞,台北監獄也遭媒體爆出,浮濫核准服刑中的幫派分子,使其辦理增加接見與特別接見,短短數日間,黑道橫行公部門的事件頻頻見諸報端,引發社會譴責聲浪。
上述事件顯示黑道對執法機關的滲透,已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何以致此?問題源自於政治、黑道與行政體系間三者水乳交融的「結構性因素」,因此倘若政府主其事者僅查辦相關幾位涉案人士就了事,而不設法破除這種勾結互利的共犯結構,同樣的爭議只會一再發生,而且會變得愈來愈棘手。
首先,黑道介入政治的情形由來已久,學者咸認1984年發動的「一清專案」掃黑行動是黑道從政的開端,該場行動導致黑道勢力的重組串聯,促使黑道上層為維護己身安全而投入選舉,許多黑道人事搖身一變成政治人物,導致金錢、權力暨黑道三者掛勾的共生關係。
學者趙永茂就指出社會型、經濟型及政治型等三種類型的黑道與選舉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社會型黑道,在介入選舉上,是以恐嚇、勒索候選人為主,或參與助選,充當保鑣;經濟型黑道多數參與助選活動,並且充當候選人保鑣,進行買票、綁樁;政治型黑道,則直接參加選舉,介入政治。據其研究發現,都會地區因民眾知識水準較高,係以經濟型為主;反之,在都市化程度不高的地區,社會型、經濟型及政治型黑道都同樣蓬勃發展,顯見黑道涉政的嚴重程度。
照理來說,警政和獄政是公共行政體系的一環,執行業務應持守行政中立,以公共利益為依歸,然而實際上卻難以擺脫政治力的干擾,因為行政體系的高官階人事案往往由政治人物定奪,因此有心於仕途更上層樓者,對於政治人物莫不拍馬逢迎,對在政界呼風喚雨,或為黨政高層倚重的黑道人物,也極盡巴結之能事。
更何況,無論警政或獄政的預算,都掌握在民意代表手裡,受政治因素制約,執行公權力時自會有所偏袒,難以公允,如此一來,黑道儼然已成為執法者的「大哥」。所以,如果在政治壓力下,警察會禮遇黑道,典獄長會替監內的黑道增加與親友會面次數,自然也不足為奇。
既然問題肇因於「結構性因素」,冀望可呼籲政治人物或黑道份子潔身自愛、持守道德,顯然不切實際。依筆者陋見,根本解決之道是讓陽光照進警政和獄政,建立公開透明的監督機制。
首先,讓人事的升遷公平與公開透明,公布競逐陞遷職務人員的積分高低順序及各項資格條件,使人事甄審作業攤在陽光下,避免淪為黑箱作業,賦予有心人士恣意操弄的機會。
再來,於業務執行面上,警方應定期揭露政治人物或黑道關說的明細,包含關說人士為何、受關說事項及進行關說的時間地點等資訊,而監所則應定期公布法定接見次數外,額外核准的增加接見與特別接見明細,如獲准的收容人別、次數及請託者等相關事項。已故美國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昔有名言:「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唯有將這些黑暗面公開來接受「第四權」媒體與公眾的監督檢驗,才能透過輿論壓力,讓囂張跋扈的政治人物與黑道有所收斂。
作者 / 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