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更積極的推動產業升級,並維護甚至提升勞工既有權利,而非不斷向資方讓步,資方更該負起應負的責任,而不是一昧的要求政府壓縮勞權。
勞工權益問題成為近年來最重要也最受到大眾關注的政府政策,但從先前通過一例一休法案,最近又以產業「五缺」(缺地、缺水、缺電、缺人及缺工)等等的問題,要修法鬆綁七休一、放寬加班時數上限與輪班間隔等既有限制,並以勞資同意為條件限制,這次的立法鬆綁將使得勞工不僅要承受更高的工作與加班時數,勞團更批評所謂勞資同意根本毫無意義。
鬆綁七休一等措施帶來的問題之一,的確是政府某程度迴避了勞資不對等的根本問題。事實上,就算是在鬆綁前,許多台灣勞工依然毫無能力拒絕雇主的加班要求,政府應該首先面對大量違規的勞權問題的稽查,而不是一概以勞資協商為由逃避問題。畢竟勞資不對等積弊已久,政府更應該積極任事合理介入,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分配勞資雙方的權益。
另一方面,從這一波的勞工政策調整,也更明顯地凸顯出了台灣產業所面臨的重大困局。勞力一直以來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中重要的一環,資方為了從中獲得勞工的勞力剩餘價值,一直以來都有壓低勞工薪資與權益的行為。但勞力並非唯一的生產要素,透過產業升級、技術開發等創新產業發展,企業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勞工待遇可以獲得提升,換句話說,在利潤可以確保的情況下,企業也將能承擔更高的勞力成本。我們因此可以著眼於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近年來台灣關於勞工權利的修法都不斷的朝著限縮勞權的方向前進?問題就出在,台灣的產業已經快要步入末路-由於企業們已經無法再降低其他生產要件的成本,因此才不斷磨刀霍霍的朝勞工們的薪資與待遇下手。
在台灣,大量要求勞力密集的產業大多已經出走海外,這同時也是舉世皆然的狀況,而勞力密集產業追求低成本勞力的傾向也早已人人皆知。但台灣的各項服務業,包括醫療服務、運輸業、百貨業以及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與重工業等,依然陷入要求廉價勞力的問題,關鍵問題就在於因始終無法提升利潤,因而尋求壓低成本。
此外,有意思的是,台灣近十多年來不斷鼓吹自己投資於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產業,各種如電腦儀器代工、面板、DRAM乃至積體電路,這些早先被吹捧為賺錢產業的科技業,早已不斷在中國的強力競爭下受到重大威脅,為求競爭只能遷移海外,甚至認賠退出市場,要繼續運作的也只能不斷壓低利潤。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就算真的成了所謂「科技之島」,發展所謂高附加價值產業,但我們卻依然賺不到錢,依然只能透過壓低勞工權益來獲取微薄利潤的問題根源,因為我們就算發展高科技產業,大多數產業還是自限於高取代性的代工事業,我們的研發投資不足,對品牌的營造努力也不夠,甚至連整個產業的行銷都出了問題,這導致了台灣勢必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技術發展上落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代工之島,而飽受中國強力競爭的威脅,以及高技術低利潤的困境。
台灣不斷壓低勞權的政策與資方思維,不斷向我們透露了產業的深層問題與困境,但台灣的產業之所以困於大量競爭的威脅,只能獲得微薄利潤,其主因還是在於台灣產業陷入了停滯,姑且不論本來就有待加強的研發技術與投資比例,台灣的資方往往只想要現成、快速的取利方式,而未能積極投資未來的營運思維,更是導致台灣產業陷入困境的原因。台灣不能再繼續以壓低勞權為手段來提升企業獲利,因為這就像用炒房來提升GDP一樣,都只是在迴避真正的問題。
台灣產業陷入低利潤的危機必須從根本上著手加以解決,壓低勞工權益只能暫時治標卻不可能真正根治產業的困境,更何況,早已淪為過勞之島的台灣,還能經得起幾次的勞權萎縮?廣大勞工的福祉必須受到重視,勞工不應該是企業榨取利潤的來源,政府應該更積極的推動產業升級,並維護甚至提升勞工既有權利,而非不斷向資方讓步,資方更該負起應負的責任,而不是一昧的要求政府壓縮勞權。台灣不應該繼續承擔過勞之島的惡名,如何解決產業的困境才是真正的出路。
作者 / 起行